当前位置:首页 > 区县新闻 > 莒县
我要投稿

莒县“三系合一”实现扶贫“造血式”循环

发布时间:2018-01-29 08:45:37

  本报记者 王霞
  一排排扶贫温室大棚,让贫困户享受扶贫收益;一条林果环山路,改善贫困村群众交通出行条件;一项项农村饮水工程,解决全村人、畜饮水;两台生产用变压器,解决生产用电不足问题;30盏太阳能路灯,解决了村民夜间出行不便的难题……这些,都是2017年发生在莒县果庄镇青龙峪村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
  青龙峪村位于果庄镇驻地正西约3公里,雪山南麓,大多为丘陵薄地,主要种植花生,西兰花菜、小麦等。由于受当地土地贫瘠、水资源严重匮乏等不利因素的制约,大多数高产高效经济作物无法种植,使该村收入难以增长,被定为市级贫困村。
  为此,2016年4月,莒县审计局派驻该村第一书记,经过调研,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利用蔬菜产业扶贫周期短、见效快的优势,充分调动专项扶贫资金发挥作用,建设发展温室大棚农业,实施蔬菜产业扶贫项目工程,通过“设施农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贫困户”模式“三系合一”实现了就地“造血式”扶贫。截至2017年9月底,该村里的精准扶贫对象已实现全部脱贫。
  扶贫是手段,脱贫是目的,为确保该村的贫困户“脱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莒县审计局统筹考虑并妥善解决贫困户的生产生活问题,建设“扶贫产业园”,实施“农+游”工程,结合本村扶贫工作开发规划,通过“设施农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贫困户”模式,整合各项农业资金300万元建设“扶贫产业园”,打造产业集群,目前已建成扶贫产业大棚6个,在建大棚12个。
  该扶贫产业园以各种帮扶资金作为贫困户股金入股,将全村贫困农户纳为会员贫困户持股分红,并可参与生产环节,同时赚取“薪金”“股金”“租金”,以复合收入实现脱贫,实现“一地生三金”。借助于该村紧临沂水,在丰富和改善沂水百姓“菜篮子”的同时,该局扶持青龙峪村将旅游资源与产业相结合,建设葡萄、草莓、西红柿等采摘园,发展“垂钓游”“采摘游”等,发展农业休闲产业,来带动沂水城郊旅游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在扶贫攻坚中,该局把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成立雪山土地专业合作社,通过引导土地流转、盘活闲置资产等,增加集体收入。目前,该村已经通过对田间道路和沟渠占地进行统一规划,新增耕地60亩,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安置有劳动能力的农户及贫困户就近就业,既解决了产业发展、农民增收问题,又促进了村集体增收。
  此外,针对扶贫大棚生产的果蔬,该局通过电商等渠道销售,并实施“互联网+扶贫”行动,建设农村电子商务中心平台,通过协调临沂大学捐赠40台电脑,建设农村电子商务中心平台,增强农民应用电商的能力。

编辑:李正秀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