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县新闻 > 莒县
我要投稿

品味“莒国古城”的时代新韵之三:古为今用打造“筑梦大格局”

发布时间:2017-07-06 08:33:43

  本报记者 刘江雪 通讯员 辛有东吕凤臣
  高标准完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莒国古城”建设工程,绝非易事。3年基本完成“莒国古城”核心区建设、5年左右规划区建设基本完成,这一总体规划的提出,激励着每一位古城建设的参与者深入再深入。
  “慎重书写古城规划的每一笔,让古城建设经得住时间检验和推敲,真正成为一项时代工程、民心工程,这是对历史的负责,更是对未来的负责。”莒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总顾问苏兆庆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
  从2016年7月初步规划后,莒县的决策者与专门成立的古城建设指挥部的相关人员先后10余次外出考察,遍走十几个省市的28座古城古镇古街。要建什么样,要突出什么优势,在一次次的考察中,雏形渐现。
  “莒国古城”建设工程量大、涉及面广、参与人员多。莒县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专门的指挥部,设立规划建设、拆迁、融资、文化、招商5个工作组,分工协作,加快推进“莒国古城”规划建设。
  在初期规划一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内,3个参与先期规划的国家级团队先后9易其稿,从明清风格到春秋风格,选取最佳方案,反复论证,反复修订。
  与此同时,为丰富“莒国古城”内涵,给莒县籍在外人员提供展示经营自有藏品的平台,一条位于古城内部的“毋忘在莒”街发出了业态招募公告,能够展示当地风土人情,记录珍贵历史瞬间的老照片、老资料、老物件,历代和近现代的珍贵书籍、名人字画、人物画像及家谱、家书等物品和资料,反映“莒国古城”的政治、经济、文化状态及城市变迁、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方面的文献资料、老照片等,展现莒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特产、宗教信仰以及民风民俗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代表性实物和影像资料等,都在招募范围内。
  思想的大解放、大包容,与加快古城建设同步而行。
  “衡量古城建设成败的标准,要看古城中的文化是否被认同、商业经济是否繁荣、人民群众是否受益。”5月26日的汇报会上,深化调整后的古城规划设计方案再次广泛征求意见,目的就是确保古城建设经得起历史检验、实践检验、人民群众检验。
  这次征求意见强调,“莒国古城”是莒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不仅要把莒文化灵魂的东西展现出来,让人眼前一亮,还要营造出优美舒适的环境,创造繁荣的市场景象,让人民群众受益。
  为了尽可能解放思想、吸取精髓,工作人员不顾辛劳、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走访着县城驻地80岁以上的老人。这些老人,许多已是耳聋眼花,但为了对“莒国古城”尽可能多一点的研究和考证,工作人员与老人们一起,利用所有沟通方式,回忆、叙述、交流古城的原貌和古城建筑形貌、民俗、传说、故事以及大事件。
  在一次次思想解放、工作提速当中,一条差异化发展、适合“莒国古城”建设和运营的新思路、新模式正渐渐清晰。在不久的将来,一座集文化、旅游、商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古城,必将以其独有的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

编辑:李正秀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