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头条
我要投稿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日照三奇医卫果断放弃大额国外订单,竭力保证国内医疗防护物资供应,医用外科口罩从日产50 万只增加到150 万只。请看——

“三奇”担当

发布时间:2020-02-21 07:21:29

image.png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曲亚平 王小宁

1月21日,农历腊月二十七。
  国家工信部点名日照三奇医疗卫生用品有限公司,确定为支援湖北医疗防护物资重点生产供应单位:每日100万只医用外科口罩和5000套防护服。随后,省政府又下达任务:每日50万只口罩作为应急保障储备。
  当天,三奇医卫果断放弃了库存的10万套防护服、300万只口罩国外订单!这批库存最终被分批次运往武汉。同时,企业安排24小时不停机生产,全力保障供应。
  此后,“三奇”的名字相继登上人民日报、新华网、大众日报等中央级、省级主流媒体,爆红网络。犹如“横空出世”般,“三奇”,这家位于日照高新区河山镇的医卫品牌企业,几天内叫响全国。

“三奇”硬核
  “三奇”品牌已有27年历史。自1993年生产口罩,在国内抗击SARS、甲型流感和非洲埃博拉病毒等疫情期间,一直为疫区供应医疗产品。企业口罩单品产业及技术水平在国际上位居前列,国内更是首屈一指,产品远销 42个国家和地区。
  被点名定点生产供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物资,日照三奇医疗卫生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常申列出三点缘由:一是2009年被工信部定为应急物资重点储备生产企业;二是中国和越南两个基地拥有年产20亿只口罩的产能;三是拥有医用外科口罩等防护产品生产资质。
  三奇医卫产品近24年几乎全部出口,口罩及其防护产品远销 42个国家和地区。口罩在日本市场占有率达65%,在韩国连续三年超过3M稳居第一,防护服近6年供应欧美市场累计2 1 0 0万套。
  “以我们10万净化级车间的配备和技术水平,只需要换种材料,完全能达到医用防护标准。”产品研发经理王秀丽表示。1月26日之前,三奇医卫的37个质量标准体系,对接的基本上都是美国、欧盟、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标准,在国内并没有申请“医用”注册证。
  王秀丽的底气,源于三奇医卫的“硬核”实力。
  早在6年前,三奇医卫拥有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年投入科研经费占销售收入的1.5%左右,与中科院及国内7个著名博士团队合作,从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及新产品研发和工厂智能化建设。
  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为依托,三奇医卫投资600余万元,建立技术检测中心实验室,能够独立开展129项检测项目,全方位管控原材料使用、制品加工和产品标准吻合度验证。
  科技推动研发,智能强壮基础,做强“三奇”这个民族品牌,一直是三奇医卫领头人王常申的梦想。
  近三年来,“三奇”一直在筹备注册国内“医用”注册证,一切都按照这个标准准备。新冠肺炎疫情非常时期,山东省药监局建立快速审批通道,对企业现场核查、审评,三奇医卫快速取得医用防护口罩和医用防护服医疗产品器械注册证,确保了与疫情有关的医疗用品尽快上市并形成产能。

“三奇”信仰
  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一个有追求的企业不能没有信仰。
  1月21日下午5点多,春节前腊月二十七,在越南出差一年,第一次回家的生产厂长王常华,刚刚踏进家门就接到暂停休假、马上到单位的通知。顾不得回老家走亲,他放下行囊,走进车间,立刻投入到工作中。
  因为紧急复工,三奇医卫新招了大批生产线上的新手。“我是党员,关键时刻得冲上去。”从这一天,王常华每天十七八个小时将自己“绑”在车间,亲手带新职工,直到每个职工都熟练为止。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在三奇医卫生产车间,在研发实验室,在采购仓储销售每一个环节,24名党员冲锋在前,凝聚起企业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2月1日必须日产150万只口罩!”1月27日,负责生产车间的陈龙接到生产任务。
  “收到!”身为党员的陈龙没有片刻犹豫。但5天时间,从日产50万只口罩提高到日产150万只,他心里像压上了一块石头,刚招来的职工没有工作经验、设备不够、管理没有理顺……但他更清楚,疫情当前,不讲条件完成任务是一名党员应有的天职。
  当天夜里,生产党支部13名党员,在生产车间立下军令状,每名党员争着领任务,有负责培训职工的,有维修“老设备”的,有上门邀请“熟练工”的,大家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全力以赴投入到这场抢生产的行动中来。从清晨6点进厂,到夜里2点回家,对于陈龙他们来说,已是工作常态。
  2月1日,当看着150万只口罩从生产线上下来,大家心头的重担减轻了许多,“我们还要继续研究提高效率、增强产能,生产出更多防疫物资供应前线。”陈龙说。
  企业党建做实了也是生产力,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1993年成立,到2002年国企改制设立日照三奇医卫,从2014年在越南建厂,到2018年启动三奇瑞通大电商架构。三奇医卫的党组织架构一直延续,发展的每一步中,都活跃着一批像王常华、陈龙这样的党员。“从国企到改制私企,27年来,他们一直是中坚力量,是骨干。”三奇医卫副总经理车进军告诉记者。
  党员冲锋在前,干的是工作,树起的是旗帜。面对疫情,面对前线医疗防护物资紧缺的现状,三奇医卫的党员、群众,心向一块想,劲往一块使,全员在自己的“责任田”上铆足干劲,齐心协力保生产保供应。公司办公室主任赵善荣顾不上家里生病的孩子,更顾不上累病的自己,在诊所拔下针头向单位跑;车间工人董欢为了节省上下班路上的时间,直接住到公司宿舍楼……目前,公司已生产口罩超过1亿只,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超过20万件。

“三奇”胸怀
  疫情当前,三奇医卫对社会发出公开承诺:不惜成本,确保春节期间不放假不停产;所有官方销售渠道不提高价格。
  整个企业原本的假期全部取消,原来8小时工作时间调整为24小时,人停机不停。招工、增加生产线、购买设备,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但在国家、省、市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三奇医卫从正常日产50余万只口罩到日产150万只口罩,从日产1000套医用防护服到日产5000套以上医用防护服,用拼搏与坚韧在生产一线上与奋战在前线的同胞同舟共济。
  与疫情抗争,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也是一个检验责任担当的考场。2月9日,日照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启程。出发前夕,车进军带着100套医用防护服赶到现场,送给即将赶往最前线的医护人员。在医护物资特别紧缺的时刻,这100套防护服是三奇医卫职工们日夜加班,从生产线上一点点地拼出来的。“我们不能代替他们去一线,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我们的防护产品保护好他们,希望他们平安。”车进军说。
  往年的2月份,三奇医卫大批产品运送到国外,“出口额一般在800万美元以上。”王常申介绍。而如今,他们将所有外贸订单取消,竭尽全力供应国内,“紧急时刻,国外订单合约我们想办法处理。”
  疫情来势汹汹,面对口罩紧缺,1月24日,大年三十,三奇医卫为一线环卫工人送去1万只口罩,保障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随后,他们又为市人民医院、市中心医院、市中医医院等医疗单位及本市企事业单位送去500余万元疫情防控物资,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一个企业的社会担当。
  从三奇医卫成立之初,“诚心做人,用心做事”,就是三奇人一直遵循的准则;“诚德志信,庄敬无为”,是三奇人一直秉持的企业精神。从自强不息的精神到厚德如霖的胸怀,三奇人一直积极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危难面前,总能看到三奇医卫的身影。1998年长江洪水爆发,50名员工捐款6500元支援抗洪抢险;汶川大地震,员工捐款1.41万元和价值20万元的口罩等医用防护产品送到前线;云南鲁甸地震,捐助20万只医用防护口罩和5000件防护服支援灾区;非洲埃博拉病毒疫情期间,他们送去30万美元防疫物资。
  每个温暖瞬间,总有三奇医卫的爱心义举。2014年,他们向敬老院孤寡患病老年人捐助护理失禁垫,用于改善生活质量;2017年,向东港实验学校赠送价值7.2万元爱心电脑,助力孩子成长;还是这一年,他们为我市一线执勤交警赠送日常防护口罩,送健康、保温暖。
  “危难面前,我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也是一个责任共同体。”王常申说,“为社会作贡献,是一个品牌企业本身的精神内涵和生命力。”三奇医卫从未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做实企业,做大事业,致力于将“三奇”打造成为民族品牌、国货之光。

编辑:任远
审核:厉敏
统筹: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