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头条
我要投稿

反弹琵琶 精准发力

发布时间:2017-09-06 08:39:58

——全市317个村级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转化工作侧记

   曾经,省定贫困村、库区村岚山区中楼镇刘家峪村村民收入微薄、惜地如命,村集体经济增收无门,发展举步维艰。
  市区选派第一书记以来,他们在村里扎下身子,“走遍田间地头、坐热百姓炕头”,做群众工作、指导流转土地、争引项目资金。
  如今,这里依托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环境招来“金凤凰”———吸引投资6000余万元,流转土地和山场1200余亩,建成“浔河峪”采摘观光园,村民人均年增收近2万元,集体增收20余万元,60多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
  曾经,地处老城区中心地段,却“扶不起”的东港区秦楼街道滕家村历史遗留问题多,村班子软弱涣散,发展滞后,百姓有意见。
  今年,全村纳入城中村改造计划后,秦楼街道党工委按照“先改班子后改村”的思路,从选准支部书记“领头羊”入手,对村班子进行“换血”调整,依托调整后的班子清缴了20多年的欠款,妥善化解了长期难以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顺利完成协议签订和房屋拆除。
  如今,群众纷纷点赞:真是选准一个带头人,改变一个村!省委书记刘家义在实地调研时,对该村“抓党建促拆迁”,坚持“让利于民、公平公正”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由贫到富、由弱到强、由乱到治———这一切巨大变化的背后,都是全市坚持“反弹琵琶、先难后易”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所焕发出的生机活力。
反弹琵琶——打破定势思维求突破
  今年是村“两委”换届之年,面对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这一“老大难”问题,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了“反弹琵琶、先难后易、重点突破、精准发力”的整顿思路,要求从最困难、最复杂的村开始,以事不避难、敢于担当的“精气神”,集中力量啃下最难啃的骨头,突破一点、带动全局,求得突破、谋得发展。
  这一思路,打破了以往换届时“顺着来”、先换好村,差村往后放的思维定势,避免了矛盾问题长期沉积。
  市委书记刘星泰将“建立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长效机制,切实解决‘整了瘫、瘫了整’的问题”列为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作为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重要内容,明确提出“磨刀不误砍柴功,先整班子再换届,先啃最难啃的硬骨头”的要求,并且深入督促指导,逐一约谈区县委书记。
  市委明确提出“目标导向”:以换届结果评价整顿效果,对按期换届率、群众满意率等进行测评。
  市直各有关部门,区县、镇村各级党组织以百倍的勇气和决心投入到这场集中攻坚战役中,剑指“顽疾”,协同作战,综合施治,精准发力。
  3月份,市委组织部专门印发《通知》安排部署整顿工作,对瘫软村级党组织“病症”深入剖析,明确了班子不健全、信访问题突出、村集体经济薄弱等10项认定标准,组织开展了“百社千村大调研”活动,对村级党组织全面摸排评估,按照不低于10%比例,层层“过筛子”,确定了31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按班子建设、集体经济、信访矛盾等7个类型,逐一登记造册,建立整顿台账。坚持对整顿情况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每两周汇总情况,直报市委书记、下发区县委书记;先后组织开展两轮全覆盖督导;制定“验收测评表”,设计21项指标,按每个区县30%—50%比例,对107个村进行实地检查验收。其中,整顿效果好的97个,较好的58个;一般、差的共10个视为不合格,一律“回炉、返工”。
  目前,全市317个村级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转化工作基本完成,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精准发力——找准症结所在解难题
  精准摸排、托出实底是抓好整顿的前提,按照整顿台账,我市坚持“挂图作战、挂图督战”,以乡镇为单位绘制“整顿地图”,标注每个后进村方位,随时调度抽查,加强精准指导,注重因村施策,及时纠错防偏。   针对班子“软”的问题,我市一方面实施“领头雁”工程,从致富能手、外出务工人才、企业经营骨干中发现培养干部,从中选用一批讲政治、懂管理、善发展的村党支部书记;另一方面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把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后备干部、把后备干部培养成致富能手,带领群众致富、班子提升。目前,已选配后进村党支部书记143名,推荐后备干部近1200名。
  针对集体经济“弱”的问题,我市实施“双增计划”,推广资源开发、资产经营、服务创收、合作发展、产权制度改革等5种模式,采取“党支部+合作社+电商”等途径,培植乡村旅游、光伏、电商等新兴产业,增强后进村集体经济,增强班子战斗力。全市先后在后进村发展电商企业和服务中心180多个;培育特色农业项目140多个、新型致富项目65个,集体累计增收2100余万元。
  针对村务财务“乱”的问题,我市用好审计“紧箍咒”,建立健全村级审计制度,抽调精干力量对后进村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债权债务等情况集中审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规范;每月财务收支情况在“主题党日”公示,在“智慧党建平台”公开,接受党员群众监督。今年,共审计村干部1490余人,清理、规范合同760余件,涉及资金5600余万元。
  一场动真碰硬的攻坚之战迅速展开。全市实施分线作战,开展专项行动,打出整顿“组合拳”,综合开展“打霸治痞、村级审计、扶贫攻坚、林水会战、美丽乡村建设、创城综合整治”等活动。目前,共在后进村打击霸痞8人;各级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400余件,解决“包包账”“问题合同”等10年以上的历史遗留问题116件;累计协调投入惠民项目资金1.6亿多元,帮助基层修整道路1235公里,修建、完善基础设施112处。
统筹联动——健全防治机制谋长效
  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是一场持久战。在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过程中,全市整合各方力量,对重点难点问题集中突破。
  在政策层面、财政保障等方面,我市统筹政法、审计、财政、农业、扶贫、信访等部门力量,对后进村重点倾斜。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选派4名副处级干部挂职区县委常委,选拔16名第一书记挂职乡镇党委副书记,重点推进整顿转化工作,建立整顿转化包联机制,共有29名市级领导、458个市县包联单位、441名市县第一书记包联镇村,277家企业和万名党员干部下沉到一线,帮助办实事、解难题。
  软弱涣散党组织具有动态性、反复性,猛药去疴后,建立整顿转化长效机制是推动其发展的根本举措。我市在建立长效机制上持续创新,推动村级班子持续发展、晋位升级。
  ——注重从体制机制上改革,在坚持常态长效上创新,推动村级班子持续发展、晋位升级。通过建立红、黄、绿“三色预警”机制,加强对班子情况的分析研判,采取建设“智慧党建平台”、建立基层党建微信群等行之有效的办法,实时掌握村级党组织运行情况,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第一时间研究解决,做到发现一个,整顿一个,不留隐患。
  ——着眼长远,建立“千、千、万”整顿转化长效机制,连续三年每年排查出300个左右的后进村,组建千人帮扶团队、集中发展千名党员,建立万人后备人才,从党员队伍建设、后备干部培养、包联帮扶等方面建立起长效机制。
  ——完善村干部监督管理制度,制定“小微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从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破坏团结等方面对村干部行为进行约束;市委把巡察“利剑”延伸到镇村一级,加大村干部违纪违法等行为的查处力度,先后对基层38例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侵害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例进行通报,对397名履职不到位的村干部予以调整,调动了干部廉洁自律、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实现了围绕发展抓整顿、抓好整顿促发展的良性循环。
  目前,全市共培养村级后备干部1.2万余人,1400多名致富能手被推选为党员发展对象,对3.2万名党员干部进行集中培训。通过集中整顿工作,基层大量疑难和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解决,村级宗族派性和霸痞势力得到有效整治,一批多年难以换届的村配强了班子,一批长期无党支部书记的村选准了“领头雁”,群众切实感受到了身边的变化,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增强,后进村真正走上了发展致富的“快车道”。

(记者 许静 通讯员 组宣)

编辑: 万德方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