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头条
我要投稿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日照积极探索创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脱贫攻坚方法和路径

日照推出脱贫攻坚26策

发布时间:2016-08-01 08:42:43

  记者 黄建玲 实习生 王鹤颖

 

  我市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积极探索创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脱贫攻坚方法和路径。近日,市扶贫办梳理归纳,整理编辑了《日照市脱贫攻坚26策》,推出26个扶贫“锦囊”,谋划致富脱贫计划和措施,带领每一位贫困群众摘掉“穷帽子”,同奔小康路。
  ●预支红利脱贫法
  贫困户以土地或扶贫资金作为股金入股企业分红,在未取得收益之前,企业预支红利给贫困户,以先行解决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问题,以后再从分红中扣减。这种作法,主要是解决产业收益晚和贫困户亟待脱贫的时间矛盾问题。
  按照扶贫“锦囊”,莒县库山乡解家河村已经开始实施预支红利脱贫法。
  ●筑巢引凤脱贫法
  村集体利用扶贫资金,建设好生产基础设施,租赁给外来企业发展生产。村里既能利用“旱涝保收”的租赁费扶持贫困户,又规避了扶贫资金的投资风险。
  东港区三庄镇四亩地村利用扶贫资金,建成优质日光温室蔬菜大棚,与日照市“农夫田歌”连锁超市洽谈,租赁经营。预计村年收入约8万元,预留3万元用于村级运转,其余5万元用于贫困户脱贫。
  ●扶贫车间脱贫法
  针对农村因照顾家庭或自身年龄偏大无法外出务工的剩余贫困劳动力,贫困村通过联系对接企业,将车间引进设置在村里,使他们不出家门实现就业脱贫。
  莒县峤山镇徐家村就是利用该措施,将小学旧址设立成精准扶贫车间,吸纳2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妇女就业,人均年收入约1.5万元。
  ●资产收益脱贫法
  按照“合作社+基金+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贫困户以扶贫产业项目资金入股合作社,按股分红,实现脱贫。
  东港区陈疃镇杨家山子村采取该模式已取得初步成效。经核算,头季大棚土豆收入约19万元,带动村集体收入3.2万元,人均分红2600元,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人均劳务收入5000元。
  ●“强村”带动脱贫法
  利用扶贫产业发展较早较好的村带动周边贫困村发展,实现共同脱贫。
  东港区陈疃镇杨家山子村成功探索了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发展起了蔬菜扶贫产业,陈疃镇党委政府将周边的毛家庄、石灰窑两个省定贫困村,纳入了杨家山子村美华农业合作社,实行强村带动扶贫。
  目前,已发展土豆大棚70亩,二期扩建项目已完成土地流转和地块平整,通过行业扶贫投资28万元的扬水站项目正在规划建设。
  ●能人带动脱贫法
  依托农村“经济能人”,通过投资办厂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就业,或者创办产业协会引导群众致富等方式,带动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脱贫。
  莒县峤山镇于家庄村村民“经济能人”许崇法,成立了大石头果蔬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劳动力通过劳务或合作种植的方式参与到合作社,年均增收8000余元;有17家贫困户合作种植桃树23.5亩,亩均收入约6000元。
  ●龙头企业带动脱贫法
  利用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贫困户在企业指导下进行种养,种养产品销售由企业负责,达到贫困户稳定脱贫目的。
  岚山区黄墩镇成立浮蓬山黄粉虫养殖专业合作社,吸收贫困户为社员,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开展了黄粉虫养殖项目,贫困户只负责黄粉虫养殖。通过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在无资金、无销路的情况下,实现稳定脱贫。
  ●孝德基金脱贫法
  为解决老年人因子女赡养不到位、自身无力脱贫问题,通过设立孝德基金,按月发放给70岁以上老人,解决老龄人口脱贫问题。
  莒县桑园镇大库沟村、库山乡解家河村、峤山镇吴家岭村针对70岁以上老人养老脱贫问题,率先进行了孝德基金试点工作。村孝德基金设100元、200元两个档次,每个档次分别从功德基金中给予10元、20元补贴,按月以红包形式发放到老人手中。
  ●小额信贷脱贫法
  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以富民农户贷或者创业小额贷款贴息等金融政策获得资金贷款,发展种养殖业,实现脱贫致富。
  东港区陈疃镇毛家村移民陈为明一家为贫困户,2015年从银行贷款5万元发展生猪养殖,养殖规模达到200头,利用移民创业小额贷款贴息政策,获得贴息资金2984元,当年年纯收入10万元,一家三口实现脱贫致富。
  ●光伏建站脱贫法
  通过在村集体非生产用地集中建设光伏电站,或在贫困户家中安装分布式光伏系统的方式,使贫困户长期获得收益,帮助脱贫。
  岚山区中楼镇柳黄沟村和黄墩镇黑家沟村,分别用去年市财政2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发展光伏项目。截至目前,单座电站日最高发电量为125.4度,保守估计年光伏发电量可达到26000度以上。
  ●电商联户脱贫法
  通过村两委主导,帮助贫困户发展农村电商事业,推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莒县阎庄镇渚汀村通过加强电商技能创业培训、成立电商服务中心等形式,引导村民发展电商,将农产品推到互联网上销售,带动贫困户脱贫。目前,全村已开通淘宝网店54家,帮助40余户贫困户销售农副产品100余万元。
  ●创业孵化脱贫法
  针对有创业要求、具备一定创业条件但缺乏创业资金或创业场所的贫困人口,由政府提供创业就业场所,按规定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和社会保险补贴,促进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脱贫。
  莒县阎庄镇在镇驻地投资60余万元建设创业孵化基地,为小微企业、淘宝商户、贫困户创业提供办公交流、产品展示、信息培训等服务,实现贫困户创业“零条件”入驻。目前已入驻电商企业、淘宝商户10家。
  ●村企共建脱贫法
  贫困村提供土地,企业出资,共同发展扶贫产业项目,在企业获利同时,贫困户获得分红,还可以获得打工收入。
  东港区三庄镇陈家店村以村集体用地和贫困户的土地(通过土地流转)入股的形式成立农民合作社,与日照兴业集团共同建设股份制果蔬基地。合作社以土地入股,贫困户通过在合作社分红和务工收入实现脱贫。
  ●借“名”促销脱贫法
  打出“扶贫”品牌,引导社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参与扶贫产品销售,拓宽扶贫产品销路,保证扶贫产业有效益。
  东港区陈疃镇杨家山子村大棚土豆收获后,为使大量土豆及时销售出去,村两委将收获的土豆冠名“扶贫土豆”,打出“扶贫”品牌多方联系销售,引起了一些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的关注。
  ●“一表三案”脱贫法
  贫困村通过制定落实《精准扶贫脱贫情况一览表》《村扶贫攻坚实施方案》《贫困户计划脱贫方案》和《专项扶贫工作推进方案》,实现精准摸底、精准帮扶、精准定责、精准脱贫。
  岚山区巨峰镇张家沟村在扶贫工作中,探索出了“一表三案”的方法,将任务精细化、措施具体化、机制立体化。
  ●土地增减挂钩脱贫法
  对布局零散不合理、道路交通不便利或受地质灾害威胁,影响脱贫致富的村,通过土地增减挂钩,实施搬迁改造。
  莒县库山乡依托市土地储备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土地增减挂钩项目,促进区域脱贫。重点对乡驻地周边8个村进行整体搬迁、集中安置,在安置区楼顶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同时配套建设小学、幼儿园、卫生院、加气和供热等基础设施。
  ●爱心传输脱贫法
  通过收集机关干部或社会上捐赠的衣物,经清洗、消毒、熨烫,送到贫困户家中,帮助贫困家庭解决“穿不愁”的问题。
  莒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已建立爱心传输站,收集本系统及社会上捐赠的衣物等生活用品,由驻村第一书记、“结穷亲”党员干部送往有需求的贫困户家中。目前,传输站共接收捐赠衣物5000多件,已向贫困家庭发放500余件。
  ●“牵手关爱”脱贫法
  针对贫困家庭留守儿童生活困难、缺少心理辅导等问题,政府部门通过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关爱救助,确保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市关工委、市扶贫办、市慈善总会、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等部门联合启动实施了“牵手关爱行动”,关爱贫困户留守儿童。并向社会招募志愿者,对帮扶儿童开展心理疏导、亲情陪伴、学业辅导、感受城市、心愿达成等服务活动。
  ●劳务用工脱贫法
  由政府协调企业,共同搭建劳务用工平台,组织推荐就业,增加贫困户工资性收入。
  市水务集团水库流域生态建设工程,提供了许多有关经济苗木栽种、管理等劳动岗位。东港区抓住这个机会,开展了劳务合作扶贫行动。南湖、陈疃、西湖、后村等乡镇分别成立了劳务合作社等。
  ●贫困助学脱贫法
  通过加大扶贫助学力度,保障贫困家庭学生有学上、不辍学,努力从源头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市里出台专项扶贫助学政策,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义务教育阶段,每人每年补助交通费、生活费3000元;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每人每年补助生活费3000元;高等教育阶段,全额补助学费,每人每年补助生活费6000元。
  ●公益岗位安置脱贫法
  政府开发公益性岗位,推荐给贫困家庭劳动力,进行安置就业。
  市人社局将政府开发的公用设施维护、保洁保绿等农村公益性岗位,推荐给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残疾和大龄贫困人口,进行托底安置。同时对公益性岗位安置的农村贫困人口给予公益性岗位补贴。
  ●培训技能脱贫法
  政府围绕市场需求和贫困户意愿,对贫困家庭劳动力实施精准培训,使其具备一技之长,促进就业。
  东港区人社局组织定点培训机构,深入西湖、陈疃、三庄等镇的省市级贫困村做针对性宣传培训。每家培训机构重点突出一个工种。截至目前已精准培训贫困家庭劳动力165人,50余人实现就业。
  ●结亲连心脱贫法
  实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制度,帮助贫困户制定落实脱贫措施,对接落实扶贫政策。
  莒县全县1.4万名党员干部与14011户困难群众逐一结对,实地了解所联系困难群众的贫困状况和致贫原因,反映脱贫诉求,帮助制定落实脱贫措施,对接落实扶贫政策。
  ●彩票公益脱贫法
  通过争取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扶贫项目,大力发展贫困山区小型公益设施,促进脱贫攻坚。
  目前,在五莲县贫困乡镇石场乡、中至镇实施的2015年度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大口井建设已完工,24.05公里的路面建设已完工21.55公里,4个塘坝已建成1个,正在建设3个。
  ●易地搬迁脱贫法
  对“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地方,通过申报实施易地搬迁项目,达到“挪穷窝”“拔穷根”的目的。
  五莲县将户部乡上沟村等6个省定贫困村纳入国家“十三五”易地搬迁计划。目前,上沟村、黄崖川村已建成204户,搬迁入住121户,其他户的房屋正在完善规划方案。时家沟、宋家村规划方案已通过专题会议审核,正在办理开工前相关手续。
  ●区域连片脱贫法
  通过对集中连片贫困区域进行整体规划,整合资源,连片开发,实现区域扶贫开发工作整体发展。
  我市对莒北、莲西、港西和岚西北这四个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区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本着“两不愁、三保障”“五通十有”等目标要求,聚集各类扶贫资源、力量,实施定向突破。

编辑:李正秀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