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海陆空

巨轮入港第一关:缆绳交织陆海情

来源:日照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6-12 10:18:17

      日照日报/日照新闻网讯 “再见”“欢迎下次再来”…… 上午11时30分,油轮缓缓驶离山东港口日照港,油品公司带缆操作人员向船方人员挥手,致以“送船礼”。看着油轮逐渐缩小成一个黑影,大家匆匆返回作业现场,为即将靠泊的油轮做准备。

      “下一艘油轮计划13时30分靠泊,要提前做好准备。”油品公司液化码头操作丁班班长张强安排着接下来的工作任务,随即,各岗位人员迅速行动,开始作业前的检查工作。

      “管线压力正常,输油臂状态良好”“登船梯正常”“带缆机手动、电动模式均正常”……对讲机中陆续传来设备检查情况。

640.png

      13时,准备工作已就绪。带缆工作人员穿上防静电服、穿好救生衣、戴好安全帽,早早来到岸边,等待油轮靠泊。

      13时30分,在拖轮的簇拥下,油轮缓缓向泊位靠近。巨大的船体划开平静的水面,拖轮引擎低沉轰鸣。在码头岸边,带缆操作人员挥手,向油轮致以“迎船礼”。

      “开始带缆作业。”13时40分,随着指令下达,带缆操作人员三至四人一组,迅速分成两组进行带缆作业。

6401.jpg

      带缆是通过固定缆绳,确保船舶稳定停泊的一项作业,是大船停靠后的第一关。将又粗又重的缆绳从船上运下,固定在码头的带缆桩上,藏着不少的学问。

      “一般来说,10万吨级的油轮需要16根缆绳,船头部位8根,船尾部位8根,以船头部位为例,头缆4根,前横缆、前倒缆分别2根,在带缆作业时,要按照前倒缆、前横缆、头缆的顺序进行带缆作业。”油品公司码头装卸队副班长秦立虎说道。

     油轮配备的缆绳为尼龙缆,长220米,直径66毫米,缆绳在水中浸泡后更为沉重。13时42分,秦立虎与同事们一起在倒缆作业平台开始带缆工作。

      “准备好了!”秦立虎挥手向船方示意。船方人员将引缆绳与缆绳系好后,将引缆绳抛掷下来。“我将引缆绳抛到左侧!”船方人员用粤语说道。

640 2.png

      “有时候遇到国际船员,挥手示意可以说是通用的国际语言。”秦立虎笑着说道。倒缆的系缆作业只需要将引缆绳从船上扔下来,但横缆、头缆作业就没有那么轻松。以前工作人员需要步行几百米,将厚重的缆绳拖拽到带缆作业区,尤其是头缆距离船舶比较远,要拖拽更远的距离,俗称“拉头缆”。

      而现在,利用油品公司自主研发的手摇引缆装置,在码头岸边挂上引缆绳,通过这个装置,就能直接到对岸,这不仅减少了系缆时间,还降低安全风险。

      随后,带缆操作人员将引缆绳缠绕至带缆机上。启动带缆机后,通过引缆绳这个“小绳”带动缆绳这根“大绳”,再把缆绳套上带缆桩,用巧劲给巨轮系上“安全绳”。

      第一根、第二根……带缆操作人员分工明确,默契配合,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油品公司运用带缆机开展带缆作业,相比于传统的人工作业,带缆机作业更加安全省力。

      “以前带缆作业像拔河,现在就像玩滑轮!”油品公司液化码头操作工蔚扬说道。

640 3.png

      “好!”14时20分,最后一根缆绳在脱缆钩上挂好,秦立虎与同事一起将两根引缆绳连接,向船方挥手示意,让船方人员将引缆绳回收。自此,16根缆绳全部带缆完成。随后,大家一起接输油臂,开始了新一轮忙碌。

      缆绳连接的不仅是码头与巨轮,陆地与海洋,更连接的是两地人民,连接的是港口与世界。

      平静的海面上,缆绳还在续写着陆海间无尽的故事……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胡艳敏 通讯员 刘书佳 刘鑫 报道)


编辑:沈坛梅
编审 :胡艳敏
责编:周小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