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我要投稿

日照往事|日照古寺

发布时间:2019-01-04 09:04:32

宝愿寺

  宝愿寺,位于现今莒城莒州商场以西,占地约一万平方米,规模宏大,历史悠久,本地人俗称“大寺”。有关该寺之肇建,《莒志》仅有“隋大业初,高僧昙观曾剃度于此”及“其三门石柱上镌有唐尉迟敬德监修”等简单记载。1980年在其遗址建屋开基时,掘地出土“四面刻经碑”及“八面石雕佛座”各一,均为石灰岩质。其型制及石刻内容:“四面刻经碑”长7.5米,宽0.71米,厚0.26米。碑顶光面平整,判断应为安放经藏箱、架等底座之物。四面刻有经文,纪年为“大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岁甲寅三月十日。”该碑干支纪年有误,按开皇十六年应为丙辰,而非甲寅。佛座呈八面形,平面直径0.85米,厚0.28米。周围每刻一小石龛,龛内浮雕一趺坐于莲座之乐部天伎,雕像多已残损,其完整者可见头结螺髻、束腰、坦腹、赤足,分别手持拍板、腰鼓、琵琶、筚篥、筝、排箫、笙、钹等乐器,演奏动作及神情各异。观其雕刻之技法与风格,应属隋唐遗物。由此可见《莒志》所载,隋时已有该寺,唐初敕建重修,应与事实吻合。
  据考,曩昔所谓“大寺”之规模与环境当为:坐北朝南,门前正对汉初刘章所植古槐,北靠金龙河,东有永丰仓,西邻城隍庙。崇垣重门,殿阁巍然,主殿与两庑,诸神塑像如生,其中铜浇铁铸者,手笔更大。院内碑石林立,古柏参天,僧徒逾百,香火鼎盛。尤其与周围庙群映衬,逾显其宏伟出众。
  前者宝愿寺历经两千多年沧桑世变,犹能屡加翻修扩建,保持兴盛。其早期情形,史志失载。仅知:明成化元年(1465),主僧知和致力营建,成化三年铸铜佛千尊,皆栩栩如生。越十余载又建千佛高阁,阁上千佛饰之以金,阁下罗汉五百,皆妙手彩绘。成化二十一年,铸大悲观音一尊,高丈五,重两千斤。嘉靖八年(1529),州人徐子明,倾其财力倡修宝愿寺;僧人宗明,八方募化,广受布施;知州刘鲸率先捐资。总计耗资万缗,经年余功果始成,是为该寺之全盛时期。此后八方香客纷至,故《莒志》云:“沙门之胜概,吾莒之伟观,无逾于此。”
  《莒志》记载:“清康熙七年(1668)六月十七日,鳌震鹏激(大地震),万室为墟,古殿皆圮,触目怆然,唯高阁巍然。”——可见明代建筑之坚固。
  康熙十六年,知州张文范再予重修,因财力有限,未复旧观,僧侣仅存十八人。清末战乱频仍,郊乡之民纷入城中避乱,空残僧舍成为难民之居,古树老槐渐为觅薪者窃伐。光绪十九年(1893),知州张承燮依千佛阁残址改建正殿三楹,大门左右铸铁像两尊,高丈五,重万斤,建亭两座供之。乡人称为“铁法神”。
  民国十六年(1927),佛殿改建学校,僧舍两庑等房,定为建校移民之居宅。所存铜佛三尊及大悲观音,移于漏卮湖畔观音堂内,铁神二尊成为居民巷口之“卫士”,自此香火断绝。学校院内遗有嘉靖朝铸钟一具,尚悬钟楼,此钟重五千余斤,以指弹之,可闻其声。七七事变后,莒城沦陷,宝愿寺被毁。如今仅存“大寺巷”之地名,以及新出土的“四面刻经碑”和八面石佛座。

石佛寺

  石佛寺在莒县招贤镇后仕阳村。现在的后仕阳小学是解放后由“石佛寺”改建而成,据传,“石佛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
  在宋末,“石佛寺”遭元兵燹,明清两代又有重修,但屡遭损毁。石佛寺几经兴废,早已泯灭在历史的云烟中,且未见正史记载,民间传说不一,无法考证。

屋楼山寺

  屋楼山寺在莒县城东二十里,坐落于屋楼崮山的最高峰,是初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古老寺院,时代更迭,名称不一,有屋楼山寺、丛林寺、青林寺或青云寺等各种叫法,民间也有叫老母庙的,现仅残砖残块尚能见其遗存。
  《重修莒志》载:“屋楼山寺,明天启元年僧方宠募修”,说的可能是毁后重建。至明中期屋楼山寺发展成为观日、眺海、祭山等香火旺盛的大寺院。清乾隆中期寺院始见修复,因乡民畏于灾劫与祈福之心,自发地添了些道教民俗之神,如送子观音、老母奶奶之类。1928年,全县神庙大部毁除,此时,屋楼山寺也在其列。1945年莒境建立人民政权,在破除迷信的高潮中,屋楼山毁神拆庙,住持及弟子还俗,但仍旧保留了四月八神集庙会的传统习俗。

编辑: 万德方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