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我要投稿

年集是一幅乡俗年画

发布时间:2018-02-23 08:38:20

编者按:
  时光经历过四季交替,在冬末积攒成一个节日——春节!
  吃好的,穿新的,彻底的放松,尽情的狂欢……为过去的光阴总结,为即将开始的日子蓄势。
  年味儿多留在儿时的记忆中,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奔赴人山人海的年集、母亲杀鸡宰鹅被冷水泡得通红的手、小伙伴互相炫耀成挂的鞭炮、冒着热气飘着香味儿的枣花白面馒头、水泡豆子磨成豆浆点卤压实后在人们的期待中变成豆腐、油坊里喊着号子赤膊打油的精壮汉子……春节前后,我们走村串乡,为读者搜集了“一桌”记忆中的年味儿。
  2月9日,农历腊月二十四,天气晴好。上午10时许,莒县小店镇的大集上已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小店大集位于镇西小店河边的河滩上,五天一集,这里是镇上最热闹的集市,方圆几里甚至几十里的乡亲们都到这里置办年货,集市上鸡鱼肉蛋、瓜果蔬菜、点心糖块、新衣新鞋、春联门笺……只要是年货,这里应有尽有,赶集的老乡们,提了袋子,推上车子,从四面八方赶来,都趁这天把年货备齐了。
  跟随着人流慢慢向前“挤”,记者发现靠近河边有卖馓子的摊位。馓子是莒县特有的美食,粗粗的盘成半个圈,酥酥脆脆的样子。
  老李一家四口正在忙活着,他们分工明确。老李把面抽成长条,一圈圈的缠好,再用长长的筷子把它挑起,放到滚烫的油锅里,稍微一炸之后叠起来,然后放到锅里炸至金黄。老李的妈妈则坐在一边照看炉火。老李的媳妇,负责把炸好的馓子从锅里捞出,放到桌上,再由儿子张罗着买卖。
  摊位前的一位老人说,老李一家卖馓子很多年了,她每到逢集总会买上一些,给小孙女吃。
  往旁边走,就是卖衣服的摊位,高高的货架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衣服,有喜庆的唐装,还有洋气的牛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摊主说,前几年每逢年集销量都会特别好,大人小孩总会添两件,近几年销量下降不少,各大商场超市,买衣服方便了,年轻人就不会挤来挤去,赶到年底下再买了。
  在肉菜市场,活鱼海鲜,牛羊鸡肉,各式食材丰富新鲜。一位卖羊肉的摊主看到记者,赶紧过来推销,“捎点羊肉吧,现杀现卖,绝无假货,新鲜便宜!”“好,来点肉吧,多少钱?”“你是从外地回来的吧?现在都不剔肉卖了,都带着骨头。”……周围有几个人围过来,摊主都顾不上多说两句,就忙活生意去了。
  从菜市场往北走,集市最北边,还有几个“剃头”的摊位,摊主用几根木棍搭起架子,罩上一块布,这就是临时理发店。有位老人正拿着剃头刀专心致志地忙活着。别小瞧了理发的老人,这种“刀”可全靠他精湛的手艺,旁边的板凳上,还有几位乡亲在等候,有位老人在念叨,要是这集理不着发,下集就更没门儿了。
  年集是一幅凝聚着热闹繁荣与美好憧憬的乡俗年画,在乡亲们的心里,家家户户,年集必赶,且带有仪式般的隆重。赶年集是过大年必经的一个环节,也正是从这一天开始,年是真的来了。

记者 刘彦美

编辑: 万德方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