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
我要投稿

山东:回望过去,只为更好地直面未来

来源:青石板街 发布时间:2023-07-29 12:12:52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

何以中国,一道中华民族永恒的命题,是我们追溯过往,照鉴未来的精神皈依。

要理解“何以中国”,必须回归历史,从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读懂什么是中国,什么可以定义中国。

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如“满天星斗”散布各地,各个民族在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下繁衍生息,所创造的灿烂文明最终共同缔造、发展、巩固形成统一的中华文明。

图片

从空间范围看,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的文明化进程在覆盖长江、黄河及辽河流域的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最初的中国”范围内展开。

山东主体位于黄河下游,以鲁中山地为脊,地貌上是一个台地,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在这个区域内,各个小的地理单元之间是开放的,相互间存在密切的交流互动,使得山东及周边地区在史前时期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圈。因此,海岱地区是发展链条最为系统完整的,是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社会性质展示得最为明确、最为透彻的区域,山东地区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化进程的缩影。

正如2003年,《中国国家地理》将1月号的封面给了山东。封面的山东地图中,半岛区域融入了一只老鹰之首,眼神沉着而坚定,喙呈弯钩,坚硬锐利。地图下方是两行大字:山东,中国的缩影。其实不仅仅是形状的相似,当你问山东人,怎样用一句话概括山东时,山东人大多会告诉你:一山一水一圣人。(泰山、黄河、孔子。)其实这“一山一水一圣人”难道不也是中国的象征吗?山东一域之精彩见证中华全域之多彩。有一种夸张的说法,山东与中华文明的适配度高达99.9%。

图片

于山东而言,坚决扛起文化大省责任担当,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山东力量,是政治责任,是历史责任,也是时代责任。

近年来,山东把文化传承发展摆在重要位置,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加强顶层设计,深耕人文沃土,守正创新做好“探源”“活化”“立德”“传播”文章,奋力建设文化强省,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

看得见多远的过去,就能走得向多远的未来。

山东不断擦亮的“海岱考古”品牌,持续完善着中华文明的关键历史脉络。1928年,吴金鼎在城子崖发现了龙山文化遗存,在此基础上近百年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构建起了海岱地区完整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实证了海岱地区文明起源及发展的历史脉络;同时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华文化西来说”,为证明“中华文明本土起源”提供了实质性证据,体现了海岱地区文化对中华文明的重大贡献。自1928年发现城子崖遗址以来,一代又一代山东考古人构建起“扁扁洞遗存——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完整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延伸华夏文明历史轴线。

图片

文明是需要不断传承发展的。

山东一域之精彩见证中华全域之多彩。近年来,山东不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在推进“山东文脉”“海岱考古”等重点工程的同时,积极实施文旅提质赋能计划,深化文旅推介交流,更多运用大众听得懂、易接受的话语体系讲好“山东故事”,追寻文化足迹,以文化地理标识为脉络,“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鲜活地将文化展示、文化体验、文化消费注入旅游之中,构建起全域文化“两创”和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新格局;“黄河大集”打造体现山东黄河文化乡土风情的沉浸式体验区,擦亮“好客山东、好品山东”金字招牌……

山东资源禀赋得天独厚,人文沃土深度耕作,挖掘保护阐释传播,文化旅游相融共生,客观条件与历史主动兼备,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齐鲁大地上持续焕发出强劲生命力,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让文化传下去,传的好。

图片

岁月峥嵘,山河为证;文脉悠远,与古为新。这几年山东深入实施“山东文脉”工程,“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复制回归珍稀汉籍1600余种,推出1816册的中华儒学经典著作集成《儒典》,启动编纂6000多种、13亿字的大型文献《齐鲁文库》,计划用10年时间全面辑录整理山东历代传世文献,立起新时代山东“文化泰山”。

经过两年多的筹备和创新优化,山东博物馆将新的考古发现和展陈方式融入到新通史展中,锤炼出“海岱日新”主题陈列,通过2000余件文物,全面立体展示了山东六十多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三千年齐鲁文化史、一百年奋斗史。与此同时,新材料、新工艺、新媒体、新技术在展览中的应用,也提高了展览的可视性、互动性,让博物馆成为了年轻人当中不可错过的“网红打卡地”……

放眼齐鲁大地,“两创”事业步步生花,文化正通过与时俱进的传播方式,以越来越鲜活的样貌走进群众生活,丰富着社会历史文化滋养、书写着古老文明的当代传承。

图片

直视我们的过去、历史,是构成“我们”的骨血,也是我们能从容面对未来的底气。

齐鲁大地“膏壤千里”每一处遗迹,每一页历史,每一件文物,记录着过去、映照着当下、启迪着未来。

唯有不断深耕和突破,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焕发生机与光彩,才能为赓续中华文化、传承文明贡献山东力量。

编辑:王晓菡
审核:夏宗伟
统筹:刘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