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县新闻 > 东港区
我要投稿

东港区:科技“星火”在乡村燎原

来源:日照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6-25 15:13:52

当传统农业遇到现代科技,乡村振兴会迸发怎样的“火花”?

从南湖的多彩苗木园林到陈疃的蓝莓基地再到涛雒的水产育苗现场……6月9日,奔走在东港区火热的乡村振兴一线,处处都能感受到“科技”二字的分量。

科技赋能,撑起农业“智”富梦   

“这是经过我们筛选培育出的幼苗,可宝贝着呢,再经过苔藓苗、钵苗培育后,就能大面积种植,实现种苗自由。”6月9日,在日照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创中心组培室,一排排透明的组培瓶整齐摆放,小小的蓝莓幼苗生机勃勃,日照农发集团生产部经理张永传小心翼翼的拿着瓶子介绍道。

种子就是农业的“芯片”,作为“中国蓝莓之乡”,东港区集中力量突破种质资源壁垒,培育了“禾沃1号”“禾沃2号”“禾沃3号”“雁湖蓝”等多个新品种,保障了蓝莓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围绕着智慧种植、冷链物流、深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条全面发力攻关。

在智能温室大棚,张永传轻轻按下开关,一排排蓝莓同时吃上了“营养餐”。“这是基质栽培,与传统种植相比,省工省时,最重要的是蓝莓提前到春节前后上市,每斤市场价达到100元以上,经济收益更可观。”

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操作手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让农业发展方向更明晰,依靠科技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智慧化、品牌化,已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大趋势。

今年5月份,日照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正式通过验收。这一“国字号”园区的验收,正是东港区以科技“星火”燃起乡村振兴“燎原之势”最好的见证。

“啥是科技?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是让一亩地发挥出三亩地甚至是五亩地的效能。”东港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任翟玉刚说,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体现在技术上,落脚在产业增值上。

日照享鲜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土壤生态修复有机肥与科学精准的补充二氧化碳技术,蓝莓一棵产果8公斤,比普通蓝莓多产果3公斤,平均一亩地就能增收900多公斤。

对于南湖镇的苗木产业来说,日照金枫园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洪永就是那个科技“点火者”。他和科研团队20余年深耕栎类植物新品种繁育研发,培育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栎树新品种8个,填补了国内多项栎树自主品种空白,给这些栎树装上了“中国芯”。通过品种、技术、市场共享的模式,金枫园林引导全市20余家企业、60多户农户加入到产业队伍,种植苗木规模近万亩,产值近亿元。

科技下乡,“慧”出丰收新图景

农业发展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落实“藏粮于技”关键在人,关键在于农业科技的推广。

当下,科技特派员已经成为东港区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和乡村振兴的先遣队。

据了解,东港区现有备案科技特派员83人,涵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乡土专家等多个领域,现已组建省市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共同体产业服务团5个,带动引领蓝莓、特色苗木、英国薄壳山核桃、黄桃、特色水产养殖等十余个产业迅速崛起,实现科技产业附加值20余亿元,辐射带动附近群众3000余人致富奔小康。

从靠经验到靠数据,日照多宝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秦四勇这些年跟“标准”“数据”较起了真。“以前养鱼养虾,该投多少料、保证多少水温,就凭感觉。现在要讲技术规范。”他告诉记者,他目前正联合相关科研机构致力于海马养殖技术标准的制定。

依托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以及市区市科研院所的助力,该公司成为华北地区首个突破膨腹海马育种繁殖和健康养殖共性关键技术的企业,海马孵化率达到95%以上,成活率90%以上。

科技下乡,“慧”出丰收新图景。这背后不仅是“把实验室搬到地头”“把论文写在田间”的执着,还有将人才、资金、技术等拧成一股绳的合力助推。目前,东港区已打造市级以上涉农科研平台39个,培育涉农高新技术企业15家,推动农业产业不断提质升级。

“正在洽谈推进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蓝莓专用菌肥、颐高集团创新创业中心、京东智慧农场等若干项目。”翟玉刚说,依托这些大项目,通过农业关键技术集成应用、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全区现代农业产业不断“延链、补链、强链”。

种下科技“因”,结出丰收“果”。从陆地到海洋,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科技扎根乡村,“汗水农业”朝着“智慧农业”加速转变,东港区广袤的沃野正迸发出蓬勃向上的生机与活力。(全媒体记者 姚彩虹)


编辑:林瀚
审核:史树梅
统筹:史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