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县新闻 > 东港区
我要投稿

党员巷长强基层治理“血脉筋骨”

发布时间:2020-08-05 17:45:27

  “一段时间以来,普通党员参与村级事务能动性差,发挥作用缺少有效抓手,成了打通乡村治理最后一米的‘绊脚石’。”近日,莒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祥彬说,有些村干部忙得团团转,普通党员却没事干,也有些党员想参与村级事务,但又底气不足,这成了不少群众的槽点、党员的堵点、工作的痛点。
  为有效破解这一难题,去年以来,莒县坚持在群众家门口开展主题教育,围绕更好发挥党员在乡村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探索推行党员巷长制,密切党员与群众的联系,了解群众思想状况,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切实让群众感受到新变化、新成效。
  
设岗定责 党员肩上有担子
  “在村里,不管是村党支部书记,还是普通党员,只要身体状况允许,都要认领一条巷子、联系十几户村民,连包村干部和第一书记也不例外,没有人搞特权。”招贤镇组织、统战委员张传学告诉记者。
  该镇大罗庄村计划打造玫瑰产业片区,需要流转620户的33.3公顷土地,全村21名党员巷长率先带头流转自家土地,挨家挨户做群众工作,仅用三天时间就顺利完成了土地流转。
  “他们对村情熟悉,有时我们到村里推动工作,解释半天也不一定能取得效果,但他们说大白话、带头参与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省乡村振兴驻莒县服务队队长王润晓感慨颇深。
  自2019年7月开始,莒县在全县20处乡镇街道,以自然村为单位,以村街为界,每10—20户设立一个服务网格,成立“巷长工作室”,按照“小组推荐、社区考察、支部任命”的方式,推选产生党员巷长,主要负责本网格内的政策宣传、乡村治理、民情收集、扶贫济困等工作,构建起了“乡镇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村党支部—党员巷长—联系户”的服务群众工作体系。截至目前,全县共设立巷长工作室3223个,8882名党员有了新身份。

包巷入户 联系群众有平台
  “现在党员巷长真是在办实事,谁家有事需要搭把手,招呼一声就来了,大家提起党员巷长都竖大拇指。”峤山镇大石头河南村村民王光庆说。
  像峤山镇一样,在洛河镇嵇家庄村的巷长工作室,一群村民正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该村党支部领办了全县第一个网红合作社,针对部分村民反映的网上直播销售有关问题,村里依托乡村夜话制度,邀请莒县“创小店”APP创始人和莒县商务贸易综合服务中心有关专家进行现场授课,帮助村庄25名留守妇女自主创业,并与5家专业合作社、2家企业达成了长期带货协议。
  为切实增强党员巷长的身份感、荣誉感、使命感,莒县在街头巷尾和党员家门口醒目位置悬挂党员巷长信息公示牌,并为每名党员巷长配备服装和“民情日记”笔记本,对联系服务群众和村民反映问题进行即时记录。能解决的当场解决,超出能力范围的,及时通过微信群上报社区或乡镇(街道)协调处理,相关情况在每月25日农村党员群众“议事·学习日”上通报。
  
比擂赛榜 教育管理有抓手
  “在我们村,有劳动能力但不发挥作用的党员,不光党员瞧不起,连群众也会背后议论,是党员就要看出不一样,就要冲在前面、干出样子。”桑园镇梭庄村党员巷长郑加明在先进典型交流发言时说道。
  如何让党员巷长切实发挥好作用?莒县建立了“月公示、季通报、年评议”工作制度,每月对党员巷长工作情况进行积分公示,每季度党支部通报工作开展情况,每半年组织党员巷长述职评议考核。通过比擂赛榜,2120名党员巷长因表现优秀被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库重点培养,也为村级发展蓄足了后劲。
  莒县推行党员巷长制以来,已召开“乡村夜话”2659场次,连续开展“议事·学习日”活动90次,组织常态化党员志愿服务4.5万余人次,协商解决实际难题1.8万件,凝聚起攻坚突破、加快发展的强劲动力。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厉倩 通讯员 周源)

编辑:任远
审核:孙翔宇
统筹: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