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县新闻 > 东港区
我要投稿

东港区陈疃镇:从“石材大镇”走出的“莓香小镇”

发布时间:2019-08-22 08:55:44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史树梅 郭晓艳 通讯员 卢立平

  因为6年前的一次生态转型,石材产业一夜谢幕,蓝莓产业后来居上,东港区陈疃镇转身向“蓝”,一跃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蓝莓生产基地、“中国蓝莓之乡”。

  前不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批准开展2019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的通知,批准全国298个镇(乡)开展农业产业强镇建设,东港区陈疃镇因“蓝”而位列其中,成为日照市唯一入选乡镇。

  曾经的陈疃镇,每年1.2亿元左右的产值,数百万元的地方财政收入,石材产业是经济的顶梁柱。面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2013年,东港区果断决定,全部关停位于日照水库上游的石材产业。倒逼之下,陈疃转型。

  向“蓝”发展,这不是拍脑袋决策。早在2005年,陈疃镇就进行了蓝莓种植的探索。当年,研究蓝莓种植的王贺新教授在西尚沟村流转了40亩地,种下了日照市第一片蓝莓。两年后,试植取得成功。时间验证,搞蓝莓,准成!

  8月12日,一阵雨过后,蓝莓苗又长高了不少,绿油油地把陈疃镇新和社区以西那整片岭坡山坳覆盖得结结实实,山东金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义一脸喜悦:“再过一年就能坐果了,效益肯定错不了!”

  在建筑界打拼了30年,又在北大读过EMBA,这位40多岁的汉子一直想到农村创一番事业。去年冬,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陈疃镇新建的一批蓝莓扶贫大棚基地要对外发包。李义的眼睛为之一亮。

  目前,他在陈疃镇共承包了1300亩蓝莓,包含4个蓝莓园。购苗、添置全自动施肥机、支付劳务费,李义已经将1100万元投进了田野。

  而在陈疃镇,像这样的蓝莓生产企业共有16家。经过几年的发展,陈疃镇的蓝莓栽植面积已发展至2.5万亩,拥有16个标准化蓝莓种植基地,栽植面积占全国的三十分之一。2018年,全镇蓝莓鲜果产量达到7200吨,产值达3.6亿元,带动农民增收6000余万元。

  种蓝莓,虽然是门外汉,但李义并不愁技术。前不久,陈疃镇请来吉林农业大学果树学教授李亚东,合作进行技术攻关、品种选育、生产推广。莓农不出镇,就能随时接受权威专家教授指导。引进的珠宝、绿宝石、公爵、蓝丰、莱克西等早熟、晚熟多种品种,综合利用温度、生物控制,让原来只有一个月成熟期的蓝莓能采上大半年。

  销售也不用担心。该镇组织辖区20多家蓝莓大户成立专业协会,实行信息共享、技术共享、价格共享、品牌共享,攥紧拳头打“莓美哒”品牌。目前已申报、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蓝莓成为继“日照绿茶”之后的又一地方名优特产。

  虽说鲜果供不应求,但陈疃镇并没就此止步。位于驻地北部,在一处石材厂旧址,兰香食品有限公司异常繁忙。公司自己研发的蓝莓面包、蓝莓蛋糕、蓝莓月饼等系列蓝莓产品,陆续走下生产线,走进市内外各大超市柜台。公司负责人许家金向记者“诉苦”:日销售额近8万元,手头的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只能加班加点。但是,质量必须保证。

  10多年来,陈疃镇一条“蓝”路走到底,而莓农也在发生变化。

  2013年,陈疃镇办起了首届蓝莓采摘节。一开始听说办采摘节,不少莓农就嚷嚷开了:“管好蓝莓,能有个好收成就行了,搞这花里胡哨的活动有什么用?”

  没想到人气挺高,远近的亲友都来看热闹。一个蓝莓采摘节,不但全镇的蓝莓预定出大半,而且还吸引了北京、上海等外地人的目光,游客来了一拨儿又拨儿。陈疃人乐了,这一活动一办就是七届,好多村里人还当起了蓝莓形象代言人。一度被埋没的青山绿水开始绽放光彩。

  既“育蓝莓”又“种风景”,陈疃人瞄准“蓝莓+”,倾力打造“莓乡小镇”。2017年以来,该镇对石寨河流域进行了全流域治理,整理沿线土地,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发展蓝莓栽植。依河布局的美好时光蓝莓基地、新港蓝莓园、莓香河畔等特色产业观光片区,嵌入一村一景,将陈疃镇变成了“一日游”“两日游”全域蓝莓主题公园。春赏花、夏采摘,城里人乐在其中。

  即将建成启用的山海西路游客服务中心项目集蓝莓集散中心、产品展示中心、电商销售服务中心于一体,融合休憩、购物、餐饮、住宿多业态,与1971研学基地、日照水库精神记忆馆(陈疃)相映成趣,延伸着乡村旅游的链条。

  从一“石”独大,到一“蓝”崛起,再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棵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的“产业大树”正在尽情舒展。

编辑:佘宗花
审核:侯庆萍
统筹: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