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县新闻 > 东港区
我要投稿

东港区“四进网格”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发布时间:2019-07-19 11:10:55

  随着城市改革发展步伐加快,城市治理面临新挑战。东港区坚持问题导向,以社区网格化为依托,推动党建进网格、人员进网格、综治进网格、服务进网格“四进网格”,形成了“人到格中去、事在格中办、难在格中解、情在格中结”的工作格局,趟出了一条城市治理新路子。

97203b3d08d701881db44e08353992af.jpg

  坚持“党建进网格”,改革社区党建管理体制,着力解决“基层党建覆盖面不全、党组织核心地位不突出”等问题。

  东港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和社区治理深度融合,以党建工作引领网格化工作开展。

  实行“大党委”制。在街道层面设立党工委,在社区层面成立社区党委(党总支),在网格设立党支部、楼宇建立党小组,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宇党小组”四级组织体系。同时,将驻社区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两新组织”等单位党组织纳入社区党委管理,推动城市基层党建网络和社区网格互促共进。

  搭建党建服务平台。规范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党群睦邻点”,组织机关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开展“上门服务”,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区创建“帮办到家”“亲情管家”“幸福夕阳”等党建服务品牌46个,受到社区居民一致欢迎。

  打造“红色物业”品牌。以物业管理为突破口,探索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志愿者组织“五位一体”服务模式,构筑起社区网格治理的“红色联盟”。

  坚持“人员进网格”,改革责任落实机制,着力解决“人员配备不足、执法力量薄弱、责任交叉不清”问题。

  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整合各种人力资源充实到网格中,探索形成了以“网格长、楼长、街长、店长(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为主体的“四长”机制,实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负其责”。

  建立全覆盖网格管理机制。实行一社区一网、网下设格,全区划为1043个网格(居民小区网格432个、村居网格155个、企业学校等专属网格456个)。目前,全区有网格员3000余名。

  建立专业化执法队伍体系。按照“1(社区民警)+2(社区辅警等)+N(网格员、法律顾问等)”警务模式,建立执法队伍。

  建立多元化社会参与机制。建立由专家学者、企业人士、离退休干部、社区义工、高校优秀学生9000多人组成的志愿者服务团队,确保群众关心的问题在“网格”内有人落实、有人负责,有效避免管理“盲区”,提高了精细化管理水平。

  坚持“综治进网格”,改革社区治理体制,着力解决“信息共享和联动配合机制不活、居民自治能力薄弱”问题。

  把维护平安和谐作为网格重要职能,通过建立平台、完善机制、民主协商,推动社会治理精细化,推动实现“网格及时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投资200余万元开发“6+X”社会综合治理平台,与智慧党建、社区服务、社区警务、信访维稳、司法行政等平台融合对接,实行一站式登录。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全程督办跟踪,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难事不出社区”。

  建立协商自治机制。按照“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原则,打造居民议事厅,由社区、物业、业委会三方协同治理,成立社区“两委”、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居民代表、专业人员等多方组成的民情收集团、民情议事团、民情顾问团、民情监督团,及时化解调处居民身边的矛盾纠纷。

  坚持“服务进网格”,改革联系群众机制,着力解决“基层社区服务功能不够完善、群众参与意识不强”问题。

  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进一步丰富社区活动、健全完善服务机制,不断提高居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下沉服务事项。结合“一次办好”改革,不断深化“一窗受理、全科服务”省级试点工作,打造了15分钟生活圈、5分钟便民服务圈,为群众提供便利。

  创新服务措施。完善首问负责、一窗受理、全程代办、错时工作等机制,建立《民情日记》,切实提升社区服务质量。连续开展8届“社区邻居节”活动,引导居民互帮互助,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引进社会化服务。建立“社工工作室”,鼓励支持社区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社区服务,全区有41个社工服务项目得到省、市资金扶持。鼓励支持社区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通过投资入股、合作经营等形式进社区开办服务项目,进一步方便群众、赢得群众的欢迎,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全区群众满意度达95%以上。(社区记者 张媛)

编辑:佘宗花
审核:孙翔宇
统筹: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