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强信心 · 稳经济 · 促发展
我要投稿

我市加快培育多样化水产品种,助力现代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优良品种让群众餐桌更丰富

来源:日照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10-17 16:25:34

日照日报/日照新闻网讯 中国对虾肉质鲜美松软,营养丰富。我市作为中国对虾育苗、养殖的发源地,中国对虾苗种繁育历史悠久,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是享誉全国的拳头产品,在全国水产育苗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四大水产苗种繁育中心之一。

如今,经过多年的科研攻坚和规模拓展,坐落在东港区涛雒镇的日照海辰水产有限公司,通过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先后成功选育出中国对虾“黄海3号”“黄海4号”新品种,成为国内第一家中国对虾国家级良种场、中国对虾种苗20强供应基地。

相比之前的中国对虾品种,中国对虾“黄海4号”具有环境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养殖成活率高等诸多优点,增产增收效果明显。“虾如果养不好,养殖户会把大部分责任归结于苗种,因而我们要对每一尾对虾种苗负责。”海辰水产负责人王培春告诉记者,除了本地养殖户,南到浙江、江苏,北到辽宁,每年的3—8月份,都有客户不远千里来购买中国对虾虾苗。 

优质水产品种选育,让更多鲜活鱼虾“跃”上餐桌。截至目前,全市建立日照中国对虾、海洲湾大竹蛏、日照海域西施舌、前三岛海域4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持续保护和改善本地特色海洋生物群落;建立完善以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为核心,15家国家级、省级原(良)种场(涵盖12个品种)为支撑的水产种业体系,为水产苗种的保种、育种、产业化推广奠定良好基础。

在东港区涛雒镇的红旗现代渔业产业园里,成群结队的东星斑、云龙石斑、红加吉等鱼类在清可见底的水池中自在游弋。该产业园与中国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联合攻关,在珍稀鱼种人工繁育及养殖规模化的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产业园的石斑鱼、鲈鱼等优质海水鱼年产量可达400吨,预计今年产能提高60%。”园区工作人员说。

人们餐桌上的海鲜产品越来越丰富,背后是一代代更新的优良品种。目前,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与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合作开展的日照刺参新品种研发;万泽丰集团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建立三文鱼硬头鳟从育苗、养殖到加工的全产业链生产,并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所开展了硬头鳟的苗种繁育技术攻关;市海洋水产资源增殖有限公司与福建水产研究所合作,在全省率先开展膨腹海马规模化人工育苗及养殖……一批新的水产育苗攻关、落地,为保存利用优质水产种业资源、发展现代渔业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陈蕾)


编辑:秦大丕
审核:师玉梅
统筹:刘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