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
我要投稿

产业链上板栗“香”

来源:日照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11-01 10:29:04

日照日报/日照新闻网讯 秋天是板栗收获的季节。

  10月20日下午,在岚山区黄墩镇南陈家沟党支部领办夷兴板栗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原料加工车间内,监事长陈为臻按下了板栗碳化机的启动按钮,机器轰鸣,流水线上的工人们娴熟地分拣着脱壳的板栗。

  “这是今年第一批代加工的板栗,后面还有客户排队来加工。”南陈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夷兴板栗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光祥告诉记者,板栗在流水线上经过剥皮、挑选、质检等环节后,最后加工成客户需要的板栗仁。

  南陈家沟村共种植一万余亩板栗树,该合作社对自产板栗初加工后进行储存,并积极开展代加工业务,进一步提高设备利用率,增加收入。

  随着初加工业务的顺利开展,陈光祥将目光转向了产品深加工。仅仅两年时间,就筹划建成了深加工车间,依托黄墩镇“黄墩粮屯”品牌,注册了“祥栗来”商标,成功生产出成品板栗仁上市销售。

  “目前,我们采用订单模式进行生产,产品销售到了上海、江苏等地,销量很好。”陈光祥高兴地说。

  几年来,合作社筹措资金相继建设了储存库、速冻库和冷冻库,充分完善了产业链,为今后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陈光祥介绍,以往,板栗成熟后就进行销售,收益不理想。现在,该合作社紧紧围绕打通全产业链,错季销售以及加工半成品、成品拉动板栗价格,大大增加了产品附加值。

  同时,该合作社还吸引了来自周边村庄的3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每人每月有3000—4000元的工资收入。

  据介绍,作为江北最大的板栗生产基地,黄墩镇自1997年开始发展板栗产业,如今,全镇的板栗种植面积达3万亩,年增收超1亿元,产品除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外,还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近年来,依托板栗产业发展,该镇积极探索推动农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模式,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共同增收致富。(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万德方)

编辑:孙珊珊
审核:范雪梅
统筹:刘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