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我要投稿

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沉到一线,解难题、办实事,东港区——“铁脚板”走实“民心路”

来源:日照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01-24 22:47:10

  日照日报/日照新闻网讯 “想发展实体产业,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购买设备的投入不是个小数目,如果再有额外资金支持就好了”……随着一道道难题迎刃而解,去年12月份,聚塑云投资3亿元建设的聚塑新材料项目在空港经济开发区正式投产了。

  “目前,50条生产线已有28条投入生产,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亿元。”聚塑云董事长邢茂伟告诉记者,聚塑云还与南京大学组建新材料联合研究中心,借助科研优势,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聚塑云是山东聚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的简称,落户东港区两年的时间,年营收翻番增长,迅速成长为国内塑化产业第一智慧平台、产业互联网准独角兽企业。

  如今,将数字经济产业化,这只北飞的南雁再放异彩。这也是东港区“四下基层”干在一线,结出的“硕果”。

  “在办公室里全是问题,到基层去都是办法。”东港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满升说,结合“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四上企业”大走访等活动,该区推行“四个一线”工作法,即干部下沉在一线、情况掌握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作风改进在一线。

  当下,数字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加速器”,是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然而,在东港区级领导带头深入20余家企业开展30余次调研后,现实发展情况摆在了眼前:数实融合程度不高、数字产业化发展缓慢……

  问题“浮”出来,解决方案也得跟上去。东港区及时召开区委常委会进行专题研究,将其纳入区级专项整治项目,成立工作专班,明确责任单位,制定整改方案。

  东港区探索数字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出台《东港区促进产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政策》,打造产业互联网总部集聚区、产业数字金融示范区、数据资产交易先行区,加快凸显数字经济领跑动能优势。

  从政策配套到运营管理、空间布局,东港区从上到下,多点发力、步步为营,抢占了数字经济发展“新赛道”。

  在已经招引京小服、聚塑云、纸壳侠等一批数字经济企业的基础上,又吸引10余家互联网平台企业、供应链服务机构落户。目前,东港区上云企业达到2000家。

  “走稳‘群众路线’,我们党员干部要‘身’入基层、‘心’到基层。”东港区委书记刘祥龙说,从“深入”到“身入”,面对的是群众、凝聚的却是民心。

  滨海社区、泰安路社区、凌云社区……养老问题一直都是刘祥龙心系的民生大事。他一家一家转,一家一家看,从养老服务中心的基础设施到功能配置,从运行机制到服务保障,一项不漏,面面俱到。

  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就是“四下基层”的方向。

  东港区落实“民呼我为”“接诉即办”等机制,区级组织实施10大类23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基层党支部实施开设微党课、搜集微心愿、探索微自治、办好微实事“四微工程”,认领服务项目7600余件。

  比如,聚焦关爱特殊群体,东港区新建4处“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惠及智力残疾、精神、重度肢体残疾人员272人,社区康复、日间照料分别受益207人、242人,从事辅助性就业107人。

  从“问题”到“破题”,聚焦的是群众急难愁盼,解决的是难点堵点。

  随着涛雒镇城镇化的推进、工业的发展以及沿海养殖规模的不断壮大,该镇供暖面积达到110万平方米。原有的供热系统已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用热需求。

  架起连心桥,当好贴心人。在东港区政府的“牵线”搭桥下,日照农发集团招引了国电投、中铁十四局、哈工大金涛等公司,联合成立日照国电投热力有限公司,投资6.3亿元打造日照山钢余热民生与渔业融合利用综合智慧能源项目,联手破解供暖难题。

  当前,项目已经进入供热阶段。工业余热“变身”绿色热源,山钢日照公司一年减排23万吨二氧化碳,项目实现了企业减排、居民取暖、养殖供热“三赢”。

  “‘四下基层’,就是要把事办在百姓的‘心坎’上。”刘祥龙介绍,目前,东港区已经建立主题教育联系点33个,累计走访企业商户4.5万家、群众55.8万户,收集社情民意3900余条,实地解决问题2400余个,做到“联村、联户、联规上企业、包重点项目”全覆盖。

  沉下“身子”真正调研、丢下“架子”真心访谈、降下“调子”真诚接访……东港区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把心贴近人民,用“铁脚板”走好走实了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姚彩虹

编辑:王晶
审核:范雪梅
统筹:刘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