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清风传家”家风故事
我要投稿

清风传家丨张念华:家风,人生的灯塔

来源:日照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1-06-03 10:34:43

  

大家好!

我是日照市海洋通讯管理服务中心张念华,很荣幸能和大家分享我的家风故事,以及这些年来,在家风的影响下,我的一些感受与体会。我宣讲的题目是——《家风,人生的灯塔》。

我出生于1971年,说起来,与大海十分有缘。而这份“海缘”,始于父辈。

父亲是名海军,曾在北海舰队服役,从1959年到1979年,在海上待了整整20年。我小时候也曾随军在部队待了5年,直到我9岁的时候,父亲转业,才跟着他一起回到了日照老家。

虽然没当过兵,但身边的人却说我举手投足间有些行伍气,做事雷厉风行,我想,这可能是受父亲的影响吧。

“党员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没有特权,更不能贪,不能拿老百姓一针一线!”“今日事今日毕,别拖拉。”“党员的一言一行,事关党的形象,不能让老百姓戳脊梁骨!”……

一字一句,都是父亲常常“唠叨”的话,也是我们家的家风家训。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交通远不如现在方便。一辆自行车,就是童年记忆里父亲出行时最好的伙伴,常常骑着它跑遍全县的工作点。

记得在父亲转业不久,大概1990年左右。有个人想办捕捞证,但不符合规定条件。他就趁父亲不在家,用报纸包了5000元钱,扔进我家门口就走了。

父亲下班得知后,直接把这件事汇报给了上级,并将钱送了回去。

在那个人均月工资不过百来块的年代,5000元钱可谓是一笔巨款了。而且那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中央八项规定尚未出台,监控探头等科技监控全都没有,贪不贪,真的几乎全靠党性和良心。

耳濡目染下,父亲身上那种属于军人的踏实坚毅,以及共产党员的廉洁自律,从小就深植于我的血脉中,深深影响着我,赋予我一生都褪不掉的红色印记。

1991年,父亲因工作成就突出,被农业部授予“全国渔政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这对刚刚参加工作的我影响很大。

父亲的成就和荣耀激励着我,从那时起,我就告诉自己:要以此为目标,将手中的事业做到最好,哪怕不能取得同样的高度,也要通过努力,成为父亲和后人的骄傲!

1990年,我20岁,技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市水产局电台。在那个年代,做父母的大都希望孩子能学点儿技术,有一技之长,父亲也不例外。

日照市海洋通讯管理站的前身叫水产局电台,1958年成立,那时主要任务是对海上进行通讯联系。上世纪九十年代,对讲机刚刚兴起,还没有GPS导航,用的是“罗兰A”,一种定位设备。

虽说最初从事技术工作是“子从父命”,但渐渐地,我从心底里喜欢上了这一行。

那时,海洋通讯管理站共四个科室,从技术科、通信科、管理科到办公室,从技术岗、通信岗到管理岗,我几乎把所有科室和岗位都干了个遍。

渔业通讯,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在当时,海上通讯主要靠无线电。为此,我自学了无线电技术,后来又通过自学参加了成人高考省青干院、又考取了省委党校的本科和研究生。

“活到老,学到老。”这也是父亲常常念叨的。

多年来,学习和创新的理念始终伴随着我,这也为我后来的一系列创新和发明打下了基础。

1993和1994年,正是日照渔业和渔船大发展的时候。那时,我们的任务就是保障渔民出海的再航率,确保全市渔船的通导设备和定位。

那几年,我很少住家里,大部分时间都是住在单位,为渔民维修设备到凌晨一两点是常事儿。大批设备排着队等着维修,每天忙得连喝口水都顾不上。

修好后,无论几点,他们都会马上出海。早点儿修好,渔民就能早些出海,安全也多重保障。

我在海洋通讯这个工作岗位,一干就是几十年,工作面说宽很宽,因为电波能覆盖辽阔的大海;说窄也很窄,主要就是跟渔民打交道;工作岗位说普通很普通,就是成天摆弄一些看起来十分简单的无线电通讯设备,很多人对我的单位、我的职业甚至一无所知;说重要也很重要,因为一道道无声的电波,不仅传递着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更直接牵系着万家渔民的生命安全,影响着全市海上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局。

前些日子,大家都知道,因为海上突发极端灾害天气的原因,我们日照有三艘渔船倾覆了。从接到求救信号到渔船倾覆,期间只有短短几秒的时间。因为风力瞬间达到十一二级,有的甚至连求救信号都没来得及发出来。且当时海上风浪极大,救援船只无法出海,完全来不及救援。

这种天灾,谁都不想发生,却也难以避免。

其实,海上的突发事件,远不止我们所知道的这些。

2013年9月23日,日照市海洋通讯管理站。

当晚19时许,值班室响起刺耳的报警声:“风灾!”“风灾!”“风灾!”

此时,岚山的一艘渔船在离岸16海里左右的地方遇上大风,3名船员通过北斗系统向通讯站发出求救信号。

这晚,我并不值班。但多年来,自己早已经养成一个习惯:只要是大风天气,就算不值班也要到单位看看。且前两天刚发布过大风黄色预警,我不放心。

刚到单位,就把求救报警接个正着。

当时,海上阵风9级、浪高4米,风浪极大。海浪把机舱门打碎,海水灌入机舱,造成发动机熄火。加上风急浪高,渔船下沉得非常快,他们发出求救信号没几分钟,船就沉没了。我的心也紧紧地提了起来。

接到求救信号的第一时间,我立即做出通讯组织和指挥,调度受灾渔船周边的七艘渔船进行搜救。加上岚山港的一艘拖轮和一艘执法船,当时海上共有9艘船只的搜救力量。

接到警报5分钟左右,船完全沉没,信号消失。对讲机里,遇险渔民传出的最后消息是:救生筏打不开了!

气氛,紧张至极。

幸运的是,后来他们把救生筏打开了,且距离沉船南边500米左右就是养殖区,他们到了养殖区里面。

第二天早上七时许,三名遇险渔民被成功救起。确定他们没有危险后,我才松了口气。

渔民虽然获救了,但我的心里还是放不下:如果没有定位装置,风浪中,咫尺即天涯。

对此,我立即向省总队汇报,并与技术人员会商,想在渔民的救生筏上安装定位装置,这样一旦发生事故,渔民进入救生筏,就能启动定位装置自动发送海域位置,便于搜救。

我的想法得到了各方的支持和肯定。于是,我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对所需设备的功能、技术指标进行研究,展开招标,进行配备,并申请到了省里的专项资金,对在救生筏里安装定位装置的渔民进行补助。

从此,日照沿海渔民不用花一分钱,就给自己的救生筏上了个“安全保险”。

2014年11月24日。

我在单位接到求助:“我区某某船在连云港海域沉没,8人失踪,请帮忙查找。”与此同时,上级也下达了任务:查找肇事商船!

通过大数据分析,我和两位同事最后锁定了两艘商船。

其中一艘船的航向非常奇怪,它从董家口港出发,途经连云港海域,目的地是新加坡,和我们的渔船有交汇,交汇时间也比较吻合。正常来说,它应该往南走,但经过出事海域后却往东北方向开,过了一段时间才又往南,路线非常奇怪。

发现线索后,我立即将情况通报给海事局。此时,该船已驶到了宁波港,宁波海事局立即通报该船:立即就近停靠,接受隔离调查。

最后船长招认:在那个海域,的确感觉发生了事故。

从接到紧急任务,到排查出肇事嫌疑船只,我们只用了两个小时。

紧接着,三天后的11月27日,又发生一起商渔船碰撞事故。还是一艘外籍商船,将一艘渔船撞沉,5人失踪,后确定全部罹难。

据统计,那些年商船碰撞渔船事故的起数和死亡、失踪人数,在山东省内全部渔业安全事故中占比均超过60%以上。海上通航安全问题,成为当时渔业安全重要风险点。

相较陆上的成熟技术,渔业通讯仍然在覆盖范围、通信质量、现代化水平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遇到海上突发事件,经常“叫岸岸不应、叫海海不灵”。

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状况。

按理说,我们渔船上都安装了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配备如此齐全的情况下,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商船和渔船碰撞事故?

在我思考的同时,上级也下达了调研任务。

于是,我卷上铺盖,自备上米面蔬菜,联系了渔民一起随船出海。只有真正到一线、到海上去看看,才能明白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老船长张宗峰从17岁开始出海,常年以海为家,此行,我搭乘了他的船。

在海上,我和渔民们一起同吃同住。只要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我就会“追着”船长或船员问,不搞明白誓不罢休。船上有一些新安的仪器和设备,船员们不太懂,我就手把手地教他们。

“咱们的船都已经安装了AIS,按说,是能够及时发现周边船只的,为什么还会发生碰撞?”我问船长。

船长告诉我:“其实,AIS并不适用我们渔民的生产现状。因为AIS是以本船为中心画了一个圈,做区域报警,导致编队生产渔船、双拖渔船之间频繁报警甚至是24小时报警,使驾驶人员厌烦。所以,实际出海后,大家都会把报警声音给关了。”

关闭报警声音,也就失去了AIS的避碰作用,从而导致了很多碰撞事故的发生。

通过深入观察,我发现:造成商渔船发生碰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商渔船混行、通航密集外,渔船的通航安全设备存在缺陷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

AIS防碰撞功能不完善;商船与编队锚泊渔船交会时,由于通讯设备使用的频率不同、语言不通而无法沟通;终端海图信息不完善,缺少详细的航道、锚地、高风险水域和事故多发区等警示功能。这三个方面,正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出海归来,我把发现的问题都做了详细地分析整理,和掌握的大量第一手资料一起上报。

对此,日照市海洋渔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决定:对当时的北斗和AIS进行升级改造。而这,也开启了我探索创新的大门,有了后来一系列发明和专利的出台。

干海洋工作,办公室在陆上,但办公场所在海上,办公桌就得搬到船上去。

“干工作,就要爱岗敬业。干海洋这个活儿,要是身上没个海腥味儿,脸上不晒褪几层皮,恐怕很难干好。”这也是父亲常常唠叨的话。

清廉守正、爱岗敬业……一句句叮咛,就是一句句家风絮语,言犹在耳。

我是个“行动派”,既然发现了造成商渔船碰撞的原因和问题所在,就必须去尽快解决!

通过多次组织技术专家攻关研讨后,我先后8次携带新型设备随渔船出海测试新功能,不断修正完善,终于通过技术创新有效解决了商渔船碰撞问题。

自2015年至今,5年来,日照的渔船报警率同比下降40%以上,渔业安全生产事故率同比下降30%以上。日照使用升级后安全终端的渔船,有效降低了商渔船碰撞事故。

2018年,我又带头研发了“渔业船员自救系统”。船员一旦掉到海里,不超过两秒,系统就会发出警报:有人落水,请立即停船进行搜救!当前,这项专利正在全省推广。

“夜间点名制度”,是我为减少船只在锚泊期间发生碰撞,加强船员值班瞭望而创新发明的一种方法。目前,该方法也被全省推广。

由我创新研发的“便携式AIS”,有效解决了无驾驶楼、蓄电池小马力渔船避碰安全和监管问题,获得发明专利并填补了国内空白。

目前,日照80多个重点渔业村的主任都已配备了渔船动态监管系统和超短波通讯系统。

“这几年,海上的碰撞事故和伤亡少了很多,你们的很多发明和创新,对渔民们来说,真的是功德无量!”这是老船长张宗峰和渔民们常对我们说的话。哪怕再苦、再累,有这几句话,一切都值得。

回顾这些年的工作历程,我深深地感受到: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海洋渔业工作,每一艘海上作业船只、每一位渔民的安全都牵动着各级领导的心。特别是这几年,市里对海洋渔业的投入越来越大,保障渔业生产安全成为重中之重。

工作中,我喜欢凡事冲在前面,眼里不揉沙。

因为我深知:眼前的一粒“沙”,对海上的船员们来说,可能就是一条条生命。性命攸关的事儿,不能打任何折扣!

上个五年,在渔业安全方面,我们走在了全国前列;接下来的五年,我们准备把智慧海洋建设好。

从1990年参加工作至今,我已经在渔业安全通讯的岗位上整整服务了31年。

31年,11000多天。

每天,无线电的通讯声,伴着海上的风声、浪涛声、船长们的通话声……这些,都是我最熟悉的声音。

风从海上来,声声入耳。这是渔民的声音与心音,亦是来自大海的脉动。

有人说,我是黄海畔的“听风者”,但在“听风”之余,我更愿意做一名“探索者”和“守护者”。

“成功路上无捷径”“创新与实干,才是实现梦想的唯一‘硬道理’。”父亲的叮嘱,我始终铭记在心。

良好的家风,是父母送给子女最好的礼物,让我们不断突破自我。终于,26年后,我凭着自己的努力延续了父辈的荣耀。

2017年1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联合授予我“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20年11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摸着我的证书和奖牌,父亲笑了。

父亲今年81岁,每次回去吃饭,他都会叮嘱我:“要好好钻研业务,听党的话,为人民服务,不准公款吃喝,不能公车私用……”话虽“老套”,却是金玉良言。

对我来说,父亲那一句句朴实的话语里,饱含着的,就是最好的家风传承。

市纪委监委“日照清风”微信公号开设的《日照好家风》专栏,我常常会看,从中获益良多,也感受颇深,很有共鸣。《爹娘的“规矩”是“传家宝”》,是《“别贪小便宜,贪小便宜吃大亏”》的谆谆教导;是《“国家培养了咱,咱就得好好干!”》的铿锵之言,是一代代的“唠叨”与传承……

信仰,铺就了人生的底色。

家风,是信仰的种子,亦是红色的传承,早已深深地融入我的血脉之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家风。好的家风,于潜移默化中使人受到良好的教育薰陶,进而修身、护家、卫国。

清风传家,关键在一个“廉”字上。

我仔细想了想,我这个行业和岗位,干好了是一件积德行善的事情。因为工作主要跟技术和服务有关,服务渔业安全生产,通过科技兴安,减少海上安全事故,服务渔船监管。特别是伏季休渔期间,为海上执法提供精准打击。

如果说我这个行业有跟钱打交道的地方,那应该是在财政拨款方面。每一笔专项资金,我们都必须按照程序和规定,用在渔民的身上、用于装备和技术的升级上。每一笔账,都要算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临海听风30年,我没什么壮语豪言,只是用一个个行动,守护着海上的渔民和渔业安全,守望深蓝。

好家风,如一座灯塔,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始终照亮我前行的道路,避免迷失方向。

编辑:王倩倩
审核:厉敏
统筹:王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