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喜迎二十大
我要投稿

张守英:每一件事,都要做到群众心里

来源:日照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10-12 06:36:09

  “既然乡亲们选择了我,我就得让乡亲们放心,带领他们过上幸福生活。”五莲县洪凝街道红泥崖村党支部书记张守英笑着说。

  在红泥崖村的日子里,张守英的工作总是安排得满满当当。正如她所言,真情关怀群众、实心实意做事,把每一件小事都扎扎实实做到群众心坎里。

  红泥崖村三面环山、土地贫瘠,曾被确定为市级贫困村。2011年,张守英勇挑重担,回村当起了村民的当家人。

  为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在对全村380多位60岁以上的老人情况进行摸排的基础上,张守英提出了“互助养老”的初步构想,同时以村级幸福院为依托,统一配备厨具、洗衣机、床铺、电视等设施,聘请村内4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妇女照料18名贫困失能老人,帮助他们洗衣、做饭、代购等。这一举措同步解决了“贫”和“困”两个难题,也让红泥崖村成为了全国脱贫攻坚的“明星村”。

  为进一步巩固放大“互助养老”成果,红泥崖村投资200余万元,进行“养老幸福大院”改造升级,配备了餐厅、休息室、活动室、康复室、心理咨询室等,目前共有96位老人每天到幸福大院吃饭,有效保障了老人养老问题。

  在张守英看来,“看到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后,“乡村振兴”如何接棒“脱贫攻坚”?张守英有很多务实管用的好点子。

  她多次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外出考察学习,带领群众大力发展产业扶贫项目。多方筹集资金80万元,建设了特色农产品车间,吸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到扶贫车间打工;借助村子紧邻4A级景区大青山的优势,引导群众发展现代农业和采摘游、乡村游、农家乐等现代服务业,力争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后来,乘着乡村产业振兴的东风,红泥崖村又成立起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结合村情实际,投资120余万元新建了14个大棚,发展食用菌种植项目。

  “菌类种植项目成为带动村集体、村民双增收的大产业。”张守英介绍,该项目可以提供就业岗位50多个,村民采一天蘑菇,不出村就能赚80元钱。

  昔日穷困的小山村正悄然发生着可喜变化。自脱贫攻坚以来,红泥崖村集体收入增长了43%,年人均收入增长超过50%。

  十多年来,张守英带领村“两委”班子将红泥崖村从一个软弱涣散村一跃成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成长为乡村振兴的标杆村。她先后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先进个人”“山东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红泥崖村也先后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看着这片土地上的美丽村庄和幸福生活的村民,即将出席党的二十大的党代表张守英显得信心十足:“强村富民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今后将继续做好产业发展,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百姓的幸福感。”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卢昱东)

编辑:任远
审核:孙翔宇
统筹: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