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农历秋分,“庆丰收 迎盛会”山东省庆祝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在德州禹城举行。现场,在烟台苹果、泰安板栗、章丘大葱、黄河口大闸蟹、滨州沾化冬枣等众多“鲜”气十足的山东好品中,“日照茶仓”带来的属于日照独有的那一抹香——日照绿茶,惊艳了四海宾朋。
“日照绿茶承日出初光先照,汲山海之精华,在南茶北引半个世纪的岁月里,日照茶人用辛勤和专注,还原了一片叶子的本质,煎出了一杯世界海岸好茶,这也是日照茶仓走出日照、走出山东、走向全国的底气和自信。”日照茶仓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会会如是说。
金秋时节,走进岚山区巨峰镇张家沟村的大片茶园,映入眼帘的依然是漫山青绿。“再过半个月,秋茶就将采收完成,今年我们村的老茶园里飘出了‘新茶香’,一亩地比往年多挣了2000多块钱!”74岁的老茶农宋全来笑得合不拢嘴。
宋全来口中的“新茶香”指的是,去年6月日照茶仓茶业有限公司和张家沟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签订253亩茶园托管协议,开始“大数据平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企业+茶农”的“茶园托管”新模式。
这是一种与以往不一样的土地流转模式。托管后的茶园,仍由茶农各自种植,但种植的技术标准由日照茶仓来制定;日照茶仓集中向茶农提供防草布、海藻有机肥、绿色农药等,合作社统一进行绿色防控,避免茶农在虫害时期使用化学类农药;日照茶仓按照每亩1000元进行补贴,其中30%用于合作社进行茶园监管和维护,70%用于茶农分红补贴;每到鲜叶采摘季,茶农采摘的鲜叶由村合作社统一收购,日照茶仓以高于市场5%—10%的价格收购。
另外,依托岚山省级农高区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日照茶仓还建立了自己的AI视频平台。该平台可以对茶农违规施用农药、不规范加工操作的行为进行即时自动抓取和警告,实现了从茶园管理、鲜叶采收、茶叶加工、包装销售的全过程智能化、可视化监控管理。同时鲜叶收购借助大数据平台配套的无线网络电子秤,将交易数据发送到银行系统,由银行向茶农户按天结算支付。
“采取这种模式,一方面可以解决茶叶生产中因原料质量把控不严格、产品工艺水平不高导致的茶叶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另一方面,企业降低了基地管理成本,可以专心打通上下游,结合本地特色进行茶叶品牌化运营。”赵会会说。
说起品牌化运营,日照茶仓选址了岚山区茶叶核心种植区域薄家口村,投资建设标准化生产车间,一期工程建设了三组车间,建设面积约4000㎡,设置了两条生产线,多组现代化茶叶加工生产设备以及专业的技术团队,严格把控着生产的每一个技术环节。他们还对入仓前的每批茶叶进行权威化检验检测,每个批次的茶叶都有独立、权威的质检报告和专业的审评报告,凡检测安全者才可入仓,并由审评师给出滋味、香气、冲泡特征等审评结果。
“由此,老茶园的茶农们由原来的自炒自销,升级为茶仓统一鲜叶收购、统一检测、统一加工,合作社和家庭作坊生产的成品干茶统一标准入仓,并采取‘一户一码’、‘一品一码’的方式来保证茶叶质量,‘好品入仓、仓仓好茶’就这样形成了。”张家沟村村党支部书记刘臣笑着说。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秦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