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山东好人
我要投稿

刘军华:27年收藏民间文物10万余件,建3处博物馆传承红色文化

来源:日照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12-14 15:05:38

微信截图_20231214150720.png

刘军华,男,1965年12月生,日照市政协委员、民建会员、日照市东港区秦楼街道尚美社区居民。他是一位植根于日照本土的草根民间文物收藏者和研究者,近三十年走访民间,收藏文物和藏品十多万件,建起日照市抗日战争文物展览馆、日照市古代民俗博物馆和历代钱币陈列馆三馆,收藏陈列大量抗战文物、古老的民俗藏品和历代钱币,并免费开放,致力传承红色文化。2020年,日照市抗日战争文物展览馆跻身国家三级博物馆。

近日,山东省文明办发布140期山东好人名单,刘军华获评助人为乐“山东好人”。

坚守初心,抢救“过时的老物件”

幼时受当村支书的父亲熏陶,刘军华对抗战历史耳熟能详,逐渐对红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上班之余他初心不改,骑着大金鹿自行车,顶风雨冒暑寒走四乡串小巷,寻找昔时抗战英雄的物证,记录日照大地那一幕幕悲壮慷慨的史诗般历史,微薄的工资大部分被他买烟送给了见证者和讲述人。后来略有积蓄,他就租赁了一间平房,专门存放那些快要消失的、珍贵的革命文物。民间一些革命文物不受重视,他眼见那一柄柄锈长矛大刀、布告袖标、牛角号嘎斯灯逐渐消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自己的工资不够用就找同事借、找同学借,与时间赛跑,抢救下一件件“过时的老物件”,为鲁东南抗战烽火历史保存了重要的物证文物,这些也成了日照市抗日战争文物展览馆最初的一批压箱底文物。

后来,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他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骑着嘉陵摩托车南越云台山北临穆陵关、东过琅琊台西出沂沭长河,踏遍当年滨海红色抗日根据地的范围,他的目录清单上除了继续给相关红色文化添漏补缺,还增加了从史前龙山时代到近现代、从打制石器到近代民俗物件等,从点到面到系列,逐渐丰富着自己的藏品种类和数量,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他累计收集到抗战文物2万多件、日照籍古代名人字画160余幅、历朝历代众多钱币共3000余件、明清古籍300余套、陶瓷1000余件、民俗家具百余件等,另外还有红色文物、信件、地契票证、雷锋系列、古代中医药、茶系列、烟标等众多珍贵资料。

服务桑梓,建设“博物馆群”

2万多件抗战文物中,日军军刀、勋章、望远镜、战场照片、夸耀非人性战绩的画报刊物、精致的军功奖励清酒杯盏、日本军用地图等都是国内难寻的日本侵略铁证,侵略者的东西和反映中国军民浴血抗战的简陋枪支、弹壳、大刀片、裹腿布、行军草鞋一起,铁证如山,刘军华内心澎湃,文物要保护、文化要传承,既然掌握这些红色文化资源,要让更多人知道,他决定要建立公益红色文化纪念馆、服务桑梓,要让年轻人知道那段难忘的受侵略受压迫历史,忆苦思甜,尽自己作为一个普通公民的义务。

201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他内心澎湃,说干就干,要筹建抗战实物纪念馆。在各方支持和帮助下,日照市抗日战争文物展览馆同年6月建成,他还陆续建设了日照市古代民俗博物馆、历代钱币陈列馆两馆,馆群总面积4500多平方米,展出文物4000余件,另有10000余件文物轮换展出。

立足教育,弘扬红色文化

建馆以来,刘军华始终坚持公益为民,提供免费优质服务,日照市民和外地游客凭身份证入馆免费参观。搞收藏、建博物馆,需要大量资金和精力投入,抗战纪念馆没有营业性收入,十几个员工的工资、物业费、水电费、馆陈维护费、馆舍维修费、安全设施,都是他夜不能寐要解决的问题,每年支出不下百万元,全靠他以前的积蓄来维持。为了保证初创阶段的正常运转,他甚至出售了一套给子女准备的婚房。疫情时期,在有关部门协调下他从银行贷款,同时又出卖一套房产,保证员工工资发放,保证基本运营支出,终于度过了难关。

现在,他总是积极帮助支持各种展览,无论是日照市博物馆专题书画借展,还是为巨峰镇茶叶博物馆等提供展品,还是个人求助研究,他总是有求必应,从不追求回报。他说:“人活着得有价值、有梦想。守护乡土文化,为民聚宝,是我这辈子的荣幸。如果没有人做公益,为社会付出做贡献,文明也会黯然无色。既然我做了,那就把它做好。”刘军华觉得,自己只有56岁,还能做得更好、走得更远。

截至2023年9月底,全市1200多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党员干部共计5万多人次来馆参观接受党性教育,30多所大中小学组织2万多名学生到馆进行研学活动,接待各类参观人员近300万人次,成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山东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山东省社科普及教育基地、日照市全民国防教育基地、日照市廉洁文化教育基地、日照市青少年校外教育实践基地。

(来源:日照市文明办)

编辑:王倩倩
审核:孙翔宇
统筹:刘佳秀